游客发表

你永远可以相信上海的生育率

发帖时间:2024-06-18 19:40:58


文 | 十三姐

周末我跟孩子他爹去老洋房看装修,永远看完后找了个咖啡店坐了一会儿。可相

然后总觉得我们俩在这个画面里显得格格不入,信上因为别人的生育组合都是这样的:


只有我们老两口是两性的搭配。

突然感觉有点丢人是永远怎么回事,我怎么会带个男人出来啊......好想举块牌子,可相上面写上:“我不认识他”。信上

我羞愧地低头玩起手机来掩盖尴尬,生育玩什么呢,永远闲着也是可相闲着,干脆就写了个看图作文,信上 发到了小某书。生育

小作文全篇如下:


上海生育率全球最低只有0.6我是永远信的,低于一直垫底的可相0.8的韩国,真一点不谦让。信上 上海生育率和结婚率主要取决于这里的女性,在上海的女孩子们热衷于搞钱和学习,就连周末citywalk的女孩子们也都和女性朋友一起玩,男的和男的玩。 随便走进一个巨富长的咖啡店,一眼望去没有男女搭配,旁边两个女孩在聊论文,她们旁边两个女孩聊画廊,后来又来了两个姑娘聊瑜伽……几乎无法想象她们的家庭或身边会有人催婚催育,我甚至可以想象她们有一百万种白眼去反驳催婚催育的人…… 很多上海年轻女孩已经确立了自己的生活方向,不想结婚生孩子,或者不会急着这样做。

过了一会再一看,评论区又开始battle起来了(建议大家去小某书上亲自关注我一下,ID也是格十三)。

有人质疑0.6这个数据,而质疑数据的主要原因是“明明现实中哪哪儿都是小孩......”


可不是嘛,你去儿科,去学校,去只有小孩会去的地方,可不就是满眼孩子?

那你要是去夜店酒吧和写字楼,一个小孩都没有,是不是能说上海的生育率为零呢。

儿科和学校里的孩子,代表的是以前的生育率,不是现在的。

是,现在生二胎和三胎的当然依然还是有的,但他们也拯救不了那些连一胎都不生的人造成的生育率下滑。

就像我说的,我们去正常的生活环境下看,年轻人“同性结伴化”活生生地摆着,这就是解释生育率的最直接呈现,年轻女孩都有大把的美好时光用来享受生活,单身的日子过得很舒服,自然就减少了结婚生娃的急迫感。

所以,你可以永远相信上海的生育率,它不是虚构的,也不是夸张的,它很真实存在着,它就是那么低,要排就排倒数第一。


可能有人不理解0.6生育率是啥意思,意思就是平均每一个育龄妇女生0.6个孩子,育龄妇女国际标准差不多是15-49岁。

当然,还有句话很重要:生育率高的地区往往人均收入低。

收入高的地方,受教育程度普遍也高,想法也更多,对于生不生孩子,可以有自己的一套逻辑。

特别是女性。

一个女人一旦视野开阔,思想放开,同时生活中充满了让自己有安全感的东西,比如自己能力又提升了一点,比如环境比较放心,又比如生活便利度高。

那么她不会把“找一个男人”当作生活的必须,除非遇上真爱了。

但是在这种快节奏的大都市里,真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。与其盼着天上掉真爱,还不如琢磨怎么搞钱。


现在的年轻女孩真的很早就懂了一些事,尤其在上海这样的城市生活,务实和自洽是第一位的。

相比而言,「让自己过得更舒服」要比「找个男人来气自己」更诱人。

还有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是:貌似上海优秀的单身女孩比优秀的单身男人多。

基本上优秀男人早早就不再available。

网上曾有些女孩在讨论:“想找个普通的上海男生结婚有多难?”

有人问如何定义“普通的上海男生”?

那些女孩就定义了一下:“35岁以下,没有婚史,上海户口,本科学历,身高175cm以上,长相中等偏上,年收入30万,外环内有90平以上独立房产,就这么点要求……”

然后热心群众就开始盘大数据了:

在上海,35岁以下且没有结过婚的男人不超过80万,这其中有上海户口的不超过15%,就是12万; 本科学历的50%,也就是6万; 身高175cm以上的50%,也就是3万; 长相中等偏上的15%,也就是4500; 年收入30万以上的占25%,也就是1125; 外环内拥有90平米以上独立房产的占40%,也就是450人……

这还是比较大条的统计数据,再去掉一些性格不合适、审美不一致、海王体质、独身主义者、以及性取向差异等等……

那么符合可以当作结婚对象的“普通上海男生”这标准的人数,恐怕不会超过400人......

假如把这400人聚集起来,还坐不满上海万体馆的千分之八,就算放到一个普通中学里也填不满半个操场,随机放到大马路上更是瞬间蒸发到肉眼看不见。

细思极恐啊,这些女生眼中“普通上海男生”居然成了凤毛麟角,恨不得当块宝,抢到就是赚到……


然而,现在上海滩适龄未婚女性的人数是多少?

已经超过100万。

这其中不仅包括身份证310开头的女性,还包括越来越多的外地来沪白领女、海归女、创业女、精英女……优秀的女性越来越多,差距也越拉越大。

从这个比例上来看,假如要硬性配对的话,平均2500个女生得共享一个“普通上海男生”……

当然,这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女生是根本看不上“普通上海男生”的,她们可能觉得自己必须匹配“顶级上海男生”,否则还不如单身。

最后,她们如愿以偿地单身了......


昨天我评论区还有一条高赞留言是这样说的:


根据我的观察,周围非常积极想生二胎三胎的妈妈都是新上海人,不是身份证310开头的上海人。

他们通过自己多年的打拼好不容易在上海落脚,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彻底扎根,多生几个多扎几个根。

但我身边310开头的朋友,几乎没有生二胎的。

这可能是我自己生活环境里的偶然事件,不过不可否认的是,上海有一大批年轻女孩真的恐育。

本来自己生活潇洒、自给自足、有娃后可能就成了要为生活折腰的奔命老母。

其次,她们怕失望。结婚前对自己万般疼爱的男人,婚后有了娃,能疼娃算不错了,有的男人只疼自己。

第三,她们怕自己停步。因为看过很多婚后回归家庭、生儿育女、全身心扑在家里的普通女孩的生活轨迹,她们觉得那太暗沉了,太丧。

微博里曾有个话题:


看到如此庸脂俗粉的生活轨迹,哪个姑娘愿意跳坑,从此走上被人打碎为芸芸众生的烂泥路?

尽管不结婚的理由看起来非常现实,仿佛撕烂了人间的一地鸡毛,砸碎了婚姻的美丽幻境,但人格的高尚,是区别于为衣食住行而奔忙的普通生物的。

有好多女孩子说:“我们现代女性都那么独立那么强大,根本不需要婚姻和男人来依靠啊,我们靠自己也能活得很好,还自由,为什么要结婚呢?”

说得没错,不过呢,还是要说一句,你知道在这世上什么才是你独立和强大的最好证明吗?恰恰是当妈妈。

我可不是劝各位生孩子啊,只是有这么一个小道理。

如果你有爱的人,用不着因为某些不明来历的“恐婚情结”而排斥婚姻。

如果你有一个孩子,经历的也绝不仅仅是你听说过的那些可怕的东西。

不生个孩子,都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可以突破想象。在母爱的滋润和育儿的挫败的互相博弈里探索人生的意义,锻炼肺活量,实现耐力与意志的精进,然后等待

到时候如果人生过得不错,是自己的能力强。 人生万一不如意,都赖老公和孩子。

十三姐

魔都高影响力KOL

公众号「格十三」「十三姐夫」「十三姐的下午茶」

著有《了不起的中年妇女》《了不起的中国妈妈》《带夫修行》

微博@格十三

视频号「格十三」

相关内容

随机阅读

热门排行

友情链接